服务热线(仅收市话费) 400-0000-830

2019年05月01日

走进西藏开始的地方,澜沧江畔千年古盐井

Your Gateway to Hidden Destinations

Your Gateway to Hidden Destinations 
 隐秘之门
4月22日,六集纪录片《生命之盐》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开播。这不仅是一部关于人类盐味生活的纪录作品,也是一部以盐的名义讲述的世界变迁史。纪录片的第一集《相依》,为我们描述了一名采盐女子在江边打理古老盐田,并在春深四月晒制“桃花盐”的场景。这里便是滇藏线上从云南进入西藏的第一站——芒康县盐井乡。最近,松赞特约摄影师庄方也为我们发来了她以图片讲述的盐井故事。

海拔2300米的澜沧江河谷,奇特的建筑依山而建,远看犹如附着在岩壁上的地衣菌菇般浑然一体,近看却是一间间镂空的建筑如同长廊般环绕着山体,这便是芒康上盐井特有的晒盐用的盐架子。层层叠叠用木架子支撑起的“豆腐块”一眼望不到头,3000多块古老的盐田就这样静静矗立在奔腾的澜沧江沿岸——这门历经1300多年历史风雨的传统生计,至今仍是当地民众的赖以生存之道。

盐井乡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芒康县,身处西藏东部门户,川、滇、藏三省交汇的澜沧江畔,是国道214线的必经之路。盐井因当地特产井盐而得名,藏语称“察卡洛”,其汉文地名则最早出现在公元1721年(清康熙六十年)。古时这里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,也是茶马古道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驿站,这条道路上运输的大宗重要物资“桃花盐”和“雪花盐”就产自这里。

盐井乡的盐田可以分成三个部分:在澜沧江的西岸,面积最大也最密集的是加达村的盐田,与之隔江相望的是上盐井的盐田,也就是摄影师最喜欢拍摄的,因架设在陡峭的崖壁上而显得巍巍壮观的“盐架子”;下盐井的盐田则在最下游,规模最小也最不成气候。

盐井乡仍保留着最原始的晒盐方式:盐民们把卤水井中的卤水倒进盐田,在高原的太阳的照射下,水分很快就会被蒸发,留下白花花的盐。根据传统,女人承担留在盐井制盐的工作,男人则负责赶着骡马,驼着盐向高海拔地区进发,去到高寒牧区,用盐换回青稞、牛肉等必需品。

有趣的是,同为一江之水,却可以产出红、白两色盐巴。澜沧江西岸加达村的盐田地势低缓,盐池面积较大,底部铺垫红色泥土,产“红盐”。纪录片《生命之盐》中的采盐女子便是加达村的姑娘。这是一个有60多户人家的藏族村庄,村子距离盐田仅咫尺之遥。江东岸则地势陡峭,盐池面积小,多以粗大木桩托起沿江壁而建的盐池,池底铺垫白色泥土,产出的则是“雪花盐”。

每年三到五月,澜沧江两岸桃花陆续开放的时候,加达村的女人们就开始了全年最为忙碌的季节。因为这段时间阳光充足,风又大,澜沧江处于枯水季,所以盐水的品质最好,出盐率也最高,可以晒出粉红色的盐,当地人称之为“桃花盐”。

盐井产盐的确切历史已经无从考证,但藏族史诗《格萨尔》中描述的纳西人的“姜国”与藏族人的“岭国”为争夺盐田而进行的战争正是发生于此。在方圆数百里之内,盐井是唯一产盐之地,引发战争并不足为奇。

如今,盐井是一个藏族和纳西族杂居的小镇,也是西藏唯一一个天主教与藏传佛教并存的地区。19世纪60年代,法国传教士化装成商贩进藏传教,他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。在上盐井,最醒目的建筑,就是一座并不高大的天主教堂。如今上盐井的居民多为天主教信徒,下盐井人则大多信奉藏传佛教,但彼此相处很是和谐,其乐融融。

如今,虽然工厂流水线上生产的精制盐已然进入藏区人民的生活,但盐井乡人却始终认为,只有本地盐巴才能点化出最美味的酥油茶,牲畜们也只有吃了本地盐巴,才更容易长膘和繁殖。工业时代的脚步并没有给古老的盐井乡带来太多改变,这块浸透了当地人千年心血的盐田,也依然会继续矗立在静水流深的澜沧江畔,以这舌尖上的点睛之味,默默孕育和滋养这一方水土。

文_范范
图_庄方、松赞
编辑_Jing
在线咨询 专业顾问为您解答